目录
党建理论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融合中的应用丁旭;1-4
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重要价值及路径探析盖丹阳;5-8
融媒体时代高校党员网络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应对仉兴泉;云兵兵;9-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福建实践研究——以“习近平在福建”为例陈秋斌;蔡灿龙;12-14
理论前沿
简析荣格的共时性原则与“易”和“道”之关系刘婧涵;15-19
融合、赋能、共生:打造产教命运共同体杨一丹;20-23
关于道德责任的当代思考程世平;24-27
资助育人理念下高校经济扶助与精神扶助协同研究刘薇;李娟;28-31
思政研究
民办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黄妙红;32-35
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思考朱其锋;毛子昂;36-39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模式”探究姜艳;40-43
探析《学前心理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教学案例唐静;赵磊;陆珊珊;徐漫玲;沈张婷;44-47
地下水动力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李炜轩;黄月群;李艳红;宋晓红;万祖鹏;48-51
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五个着力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柳溜溜;52-54
新时代高校青年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伏姜;55-57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现状调查及改进措施研究高妤;高发水;58-60
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延安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王雨薇;61-63
人文素养与文史艺术
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现状及路径研究卞建英;吴芳;64-67
五四精神对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的启示梁明山;68-71
黄炎培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当代启示严开强;72-75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认知现状及劳动育人模式探讨葛丽敏;76-78
陕西省中华地理自然标识的文化内涵生成研究江玲玲;79-81
健康与安全
90后员工情绪管理的对策探究——以安徽皖维集团为例陈艳芳;82-85
健康中国视域下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路径思考马丽杰;86-88
人才教育理论
新形势下推动高等教育质量变革与创新的策略思考李冬冬;杜红玉;89-92
基于产出导向的商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研究柳春波;李佳;93-96
后疫情时代的创新常态化在线教学模式——来自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南海校区工商学院的实践侯炬凯;李杏颜;97-100
时间指示词语的语用分析——以《白夜行》为例盖宇旋;101-103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改革探析于玲玲;104-106
人才基础理论
隧道工程毕业设计中数值仿真模块的质量提升策略岳健;朱铁环;安永林;王志斌;107-109
高校经济学课程厚植家国情怀:价值意蕴与实践途径王晓川;110-112
探究中职数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中的作用袁莉清;113-116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校企合作视域下学生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杨晨;117-120
西部地区基层医院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赵秉强;达明山;陈道桢;121-124
基于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的辅导员工作实务探析白云利;孙悦;125-128
基于社区教育视角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研究桑迎东;129-132
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研究——以党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为例殷佳隽;吕诗;周锴基;郭丹阳;黄廷;133-136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研究任精举;137-139
以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为导向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研究齐斯文;云兵兵;140-142
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
基于“订单式—运营方向”校企协作模式下的电商本科专业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周萍;杨娥;143-147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成长困境及“家-校-社”联动机制建设相雅馨;袁巧玲;148-151
试从辅导员职责谈大学生廉洁教育梁秀;152-155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鞠天洋;156-159
对混龄教育实践的反思与建议李娅;刘倩;160-162
基于翻转课堂的同伴教学法在刑法教学的实践研究邢冰;163-165
现代学徒制在港口机械与自动控制专业的探索与实践邓书花;吴广河;166-168
馆校合作开展校外阅读活动的思考与实践李宏;169-171
行业资讯
军民融合背景下军地教育资源共享模式研究吴莎;邢一璐;刘志遥;172-175
浅谈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六届以来显现出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刘雷;176-178
军民融合视域下士官院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刍议房秋怡;楚社民;张昊宇;179-181
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探索——以常州大学为例吴可慧;王社国;李正义;182-184
新时代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文献研究回顾岳军祥;马敏敏;185-187
四川“中华老字号”对外宣传策略研究肖雯;付译婷;188-190